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鄭成功與蔣介石

現在年輕的一輩看到這個標題有可能不知其所以,但是經歷過白色恐怖統治那個年代的人看到這個組合就會不禁莞爾會心一笑。國民黨剛「轉進」到臺灣時(當時在中國報上曾有一個頗嘲諷的標題曰:國軍轉進千里,匪軍追趕不及。深刻的描述了國民黨無能又愛面子的窘境。)隨便就抓了臺灣史上的一段來陳述臺灣是「反共跳板」的定位,這一段國民黨曾沾沾自喜的臺灣歷史就是鄭成功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據臺為主,期圖復主中原的那一段。這個說法被國民黨用了很多年,但是國民黨當時那一批被中國淘汰的「精英」漸漸就發覺用這一段來比擬蔣介石似乎是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五都槍擊案


連勝文在五都選戰的最後一刻遭到槍擊,由於時機敏感,自然引起各種議論;不同立場的人也各取所需的來解讀。但是比較讓人不解的是,本案兇嫌已當場就逮,凶槍也已當場截獲,甚至還有攝影的專家將全程錄製下來;現在案發已超過兩個禮拜,警方竟然還無法破案;讓社會更對此案發生的背景有更多不同的揣測。筆者最近也不能免俗的和朋友討論這個話題,席間有人問此案是否有可能是一政治謀殺,自然也沒答案;但是這個議題卻讓筆者想起發生過的兩起政治謀殺。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五都選後

選後至今我一直沒有提筆來談談我的想法,一來覺得要再多觀察、思考,再者身體違和也成為我疏懶的藉口;還有就是家妹在這期間向我推薦了一個版主為「黑雨」的部落格,我一上去就被深深吸引,連續幾天都不斷的去瀏覽上面的評論,甚至連留言回應,我都看的興味昂然(我甚至還留言給黑雨先生表達我的敬意)。老實說,我發現不論是在理念上,或是在文章的邏輯思考上,我和黑雨先生都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不禁要想,黑雨先生已經做得很好,似乎也不必再多我一人。就這樣,日子也就一天一天蹉跎下去,直到我看到黑雨先生對我留言的回應,期勉的說「希望大家為臺灣一起攜手努力,在網路各個角落都有火花出現」,我心中也明白不能再為自己的疏懶找藉口了。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選舉「奧步」


投票日將屆,藍營的候選人朱立倫與郝龍斌皆不約而同的要選民防民進黨的「奧步」,這「奧步」當然就是指為求當選所採取的不正當手段。「奧步」語出臺語,意指爛步數,賤招;在民進黨還沒出現的所謂「黨外」的時代,國民黨為求勝選所使出的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其中最為無恥的當數「買票」與「作票」兩項。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楊淑君的眼淚可能是臺灣前途的冰山一角

楊淑君事件會引起臺灣社會如此強烈的反應,是馬政府始料未及的;雖然事情的發展,由於過去臺灣和韓國在世界體壇的無數次不愉快的交鋒經驗,臺灣的群眾把怨氣發在韓國身上,而不是把帳算在馬政府最擔心的中國頭上,讓馬政府鬆了一口氣,可以把「為楊淑君加油」放入成為最近發動的遊行的口號之一,而不必擔心觸怒了中國。而且因為群眾的忿怒有了疏解的對象,對馬政府的不滿也就減低了,這是馬政府的算盤。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自以為是的<中時>


自以為仍然是「大報」的<中時>,儼然以上對下的姿態,以長輩對後生的口氣發表一篇標題為「為什麼「三民自」墮落成這樣?」的社論。<中時>教訓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他們視為眼中釘的三立大話新聞、民視以及自由時報;其中以自由時報和大話新聞最讓<中時>無時不思除之而後快。基於競爭立場,<中時><自由>的「瑜亮情結」並非秘密,尤其是當<自由>取代<中時>而成為百萬發行量的大報後,<中時>忍不下這口氣,也是想當然耳;更諷刺的是,<中時>的報份還一路下滑跌到了<中央日報>關報前的發行量。看這篇社論,顯然<中時>認為<自由>報份的「暴衝」是因為<自由>「墮落」的結果。

墮落的媒體?


在臺灣現在年輕的一輩,若聽到年紀較長的前輩說<中國時報>輝煌的往事,恐怕會很難想像這家所謂的「大報」曾經創過百萬發行量的記錄。還記得在當時那個威權時代,當所有媒體都不敢批評握有絕對權力的國民黨政府時,<中國時報>以民主為護身符,遊走在執政黨容忍的邊緣,發表並報導許多在當時黨內所謂「開明派」及後來陸續冒出的「黨外」的言論,獲得廣大群眾的認同,紛紛以閱讀及訂閱<中國時報>來表示對這份敢批評當政者的報刊的支持,因而成就了<中國時報>的百萬發行量的大業。曾幾何時,這份仍然沉醉在「曾經百萬」,自以為仍是「大報」的日報的報份已跌至約二十多萬份,恰恰就是也曾叱吒風雲的<中央日報>關報前的報份。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打人喊救人」

五都大選投票日日近,顯然北二都的選情異乎以往而顯現的緊繃已引起藍營的緊張,各種奇談怪事遂一一出籠,今日且拿出幾例以為諸君茶餘飯後笑談的材料。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臺灣智庫民調


在臺灣關心政局的人大概都會注意到臺灣智庫會定期的做有關臺灣人民統獨傾向的民意調查,並且對外公布。有一種有趣的發展是,前幾年歷次的調查顯現贊成獨立的大約都在二至三成左右徘徊,贊成統一的也在兩成上下,而通常占絕大多數的是贊成維持現狀的三至四成;即使是阿扁執政時,臺灣人的主權意識空前高漲,而贊成獨立的也維持在三成多左右。但是這種均勢在馬政府上台執政的一年多後開始有種微妙的微調,贊成獨立的比例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李登輝老矣,尚能飯否?


報載李登輝以近九十的高齡投入五都選舉,身為臺聯精神領袖自然是責無旁貸首先就應該拉拔臺聯的候選人,但是由於臺聯考慮到實力的關係,並沒在市長一職推出自己的候選人,所以臺聯的策略是只提市議員,和民進黨採取合作的態度;因此李登輝也就順理成章的出面來挺民進黨的市長候選人。事實上,在民進黨還在講「坐二搶三」時,李登輝已提出一個現在民進黨正在努力的目標。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臺灣會不會亡在諾貝爾和平獎?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在中國嚴重的警告下,仍然頒給了因發表「零八憲章」而被中國關在大牢的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教授。國際上有很多人士都趁勢呼籲中國釋放劉曉波,馬英九則在大眾的質疑之後終於也出面要中國釋放劉曉波。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是辯論還是演講?


這兩天兩黨又為五都選戰辯論破局大打口水仗,比較有趣的是媒體也加入參了一腳。原來是民進黨主張「由候選人相互詰問」,兩黨協商也已達共識,但因臺北市長郝龍斌有意見,遂推翻共識,表示要和以前一樣,「由媒體提問」,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回批說「癟三才找幫手打群架」給國民黨噴口水的理由,立刻將媒體拉為「同國」,共同聲討民進黨「污辱媒體」。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如何尊重馬英九?


昨天才聽到新聞說總統府批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出席國慶大會是「不尊重國家」,今天就看到新聞上出現「不准在臺灣的國土內(的亞洲大學籃賽)揮舞國旗」的報導,這個報導無疑的讓總統府顏面無光。連百姓在自己的國土內揮舞國旗的權利都沒有確保,這個政府到底憑什麼要人去尊敬它所統治的這個國家?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中華民國的國慶還能辦幾次?


報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不出席國慶大會。「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昨天說,蔡英文這兩天接到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國慶大會邀請函,但因府院高層對民進黨惡意抹黑,蔡英文深感執政當局無意改善朝野關係,決定不出席。蔡其昌轉述,這幾天馬英九總統與行政院長吳敦義對民進黨一再抹黑、惡毒攻擊,「看起來國民黨並不想改善朝野關係」,也不太希望蔡英文去參加國慶大會。

健保與花博


賣菜一生,捐款無數的臺東女菜販陳樹菊,最近繼李家同教授之後出來為健保代言,在片中以「以前沒有健保,生病都要去跟別人借錢,那種沒錢救命的艱苦,等你遇到,你就知影」的現身說法確實讓人動顏。報載,衛生署長楊志良說,陳樹菊是繼李家同教授後,真正感受健保好處的代言人,兩人協助拍片不收分文,他會找機會登門致謝。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美國馬」與「臺灣馬」


專欄作家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在他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歐巴馬的阿富汗退場策略」說「打從一開始,這項戰爭動員令就充滿高度不確定性。2009121日,三軍統帥歐巴馬下令增派三萬名美軍加入阿富汗戰場,但下一句話他又宣布,美軍將在18個月後開始撤軍。真是令人驚愕。在增兵的同時不是宣戰,而是發表自相矛盾的宣示。9個月後,陸戰隊指揮官康威承認這項決策「可能會為敵人提供養分」。他堅稱這絕非猜測,而是從截獲的塔利班通訊內容得知,他們證實只要輕鬆坐等美國人撤軍即可。是什麼樣的三軍統帥,會把數萬人的軍 隊送上戰場,又預告開始撤軍的日期?這樣的三軍統帥一定心不在此。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談外交的延續性


聯合報的社論質疑民進黨主席前陣子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所說的「如果民進黨重新執政,會延伸前朝兩岸政策。」這篇社論說「這句話真是莫名其妙。倘若「重新執政會延續前朝兩岸政策」,則何以不現在就宣示,「民進黨雖未執政,但支持現政府的兩岸政策」?道理很簡單:若重新執政會延續,豈有理由在野就反對?反之,在野若反對,又豈有理由重新執政時卻要延續?」。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陳水扁將出之際


陳水扁被拘押已超過六百七十天,在經過一審、二審判決之後已進入三審;高院法官將斟酌是否保釋陳水扁的話題又再度占據新聞版面。之前雖有侵害人權之嫌,一審的第二任法官是以陳水扁有干擾審判的事實駁回他保釋的申請,二審法官則以扁家海外存款尚未全數匯回為由,讓陳水扁繼續留在看守所。由於現在原先的顧慮已不存在,證據保全也已完成,不虞審判會被干擾;加以海外存款也已全數追回,因此是否保釋陳水扁將會從法律層面的考慮進入政治層面的考量。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龜笑鱉無尾溜


今天看到聯合報上有一篇新黨主席郁慕明的文章談「民進黨的兩面性」,覺得頗具娛樂效果,拿來解析以娛諸君。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藍媒的恨


據報載,在獄中的前總統陳水扁透過「阿扁札記」表示,不論五都選舉結果如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二一二年選總統機率都高於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陳水扁還鐵口直斷說,五都最可能結果是民進黨北北中小輸,但得票率大增。有評論者認為這將挑動民進黨內的蘇蔡心結。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陳市長與馬市長「救災比」


凡那比災後餘波蕩漾,馬英九以總統之尊加入「打陳」的戰局,說陳菊拒絕行政院「水閘門」的補助是「不可思議」此事涉及政府預算的公共議題,值得深入討論。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陳菊片刻休息與馬英九游泳


報載,身陷洪水難關的高雄市長陳菊,昨(28)日一席「有睡覺」的發言,再掀風暴。今日上午陳菊再度道歉,說話時語氣微弱,眼皮顯腫,眼眶泛紅,一度哽咽。    陳菊先是強調:「我絕對沒有擅離高雄,沒有擅離職守」,她婉轉表示:「在市民淹水受苦的時候,即使我是回家換掉濕掉的衣物,即使我只是片段的休息,都不應該」,她對於自己的行為造成市府團隊給外界不好的觀感,「感到自責抱歉。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再談媒體「打假球」?


報載前新偕中建設負責人梁柏薰今年八月入獄前,爆料七年前曾與施茂林、謝文定等司法高層吃「北海宴」,還宣稱施向他保證官司「沒事」。但特偵組傳訊時,梁卻改口「我顯然在說謊」,更反咬立委邱毅與TVBS《2100全民開講》為節目效果,逼他誇大爆料,他怕講到無辜者會害人家,「但是邱毅和《全民開講》不管那麼多!」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臺北市民容忍無能?


郝龍斌接受聯合報的專訪表示「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現在雖然「中性選民還是輸」,但是在自己做的民調已顯示他在整體上已略為領先,但目前還是「苦戰」,所以他會邀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及馬英九總統為他站台,十月三日就會辦大型造勢晚會,營造泛藍團結氣勢。他並且說,「花博本身沒有問題,是市府對民眾溝通不良,花博開幕後一周內,所有疑慮都會冰消瓦解」。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藍營媒體口水「水淹高雄市」



凡那比颱風一過,藍營媒體名嘴見獵心喜,除了這是轉移對花博弊案注意的機會,還可以趁機掀起對高雄市陳菊施政的檢驗及批判,若能再造另一個類似花博事件,說不定還可以翻盤,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檢察官辦案

報載元大副總杜麗萍說她當時到特偵組應訊時,檢察官一直要她供出馬志玲行賄扁家,還要她「咬」阿扁收賄,更要她不能說元大給的錢是獻金,「如果再說是政治獻金,就把妳收押。」而特偵組檢察官越方如則表示,她在法庭上要杜麗萍不要再說了,是因杜的說法「時序錯亂」,擔心她會被另外簽分偵辦「侮辱公署」罪(聽起來像不像「如果再說下去,就把妳以侮辱公署罪收押」?)。而對檢察官的辦案方式發出不平之鳴的只有杜麗萍嗎?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媒體「打假球」?

颱風一過,果然口水接續而來,首先發難的是<中國時報>,發表了一條「新聞」,說颱風期間臺北市長郝龍斌打電話給高雄市長陳菊表達提供援助之意,然「一度遭到婉拒」。報導一出,社會譁然,但是立刻就被陳菊否認,她表示郝市長的確有打過電話表示援助之意,她立刻表示感謝並指出此刻最需要的是抽水機;隨後郝市長也公開證實陳菊市長的說法,並表示沒有所謂「一度婉拒」之事。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談水災


多年前,我曾有一趟美國行;有一段路是從聖路易斯開車往北到芝加哥,恰逢該地區大水氾濫剛過,只見高速公路兩旁都在水鄉澤國之中,且一望無際。旁邊的美國友人見我一臉訝異的表情,就說「這種情形,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言下似乎認為我大驚小怪,因此我就追問「那,你們政府就讓它這樣,不防治,也不善後?」聽到我的質疑,他就開始解釋,這個地區在地形上本就該屬於河流區域,在枯水期河床都會因為缺水而裸露出來,卻不能掩蓋這地區仍是屬於河流流域的事實,更何況這條河流的沿岸地區基本上也有調節疏導因雨季氾濫而只靠原有河道可能不敷排泄要求的功能;因此最佳的辦法就是尊重大自然,讓這個地區保持原貌,以在必要時發揮疏導的功能,如此反而減少了因大自然變遷所造成的災害。他闡述的觀念,簡單的說,就是「不與大自然爭地」。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邱毅又活過來了


之前當「花風暴」愈演愈烈,藍色媒體再也不能置身度外。開始在署下的政論結目討論這個話題。眼尖的觀眾立刻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爆料大王」邱毅在眾人熱烈討論的氛圍下,選擇默默不語,完全和過去碰到類似事件時的眉飛色舞,張牙舞爪有很大的差別,好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有人質疑他的反應,他的反應也不怎麼起勁。有人戲說,「爆料大王」是否要退休了?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綠營低調藍跳腳


筆者觀察選戰多年,不禁注意到這次五都選舉和過去有點不一樣,雖然目前還看不出這樣的變化會給社會或臺灣的選舉文化帶來怎樣的影響,但是眼前已經讓某些人不習慣而有各種適應不良的癥候出現;且試為文討論以為誌。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北二都選舉趣談

五都選舉進行到現在,我忍不住注意到有一個現象頗為有趣。在選戰中,候選人互相攻擊是很正常的;事實上,選民往往還會根據候選人攻擊的內容來評估被攻擊方的事項,也會反過來評價攻擊方所提事項的水準。所以說攻擊本身就像一把雙刃的寶劍,可能傷人也可能反過來傷己。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再談民調


中時今天發表近日所做的民調顯示在臺北市蘇貞昌以41.2%領先郝龍斌的39%,而在臺中市胡志強則以41%領先蘇嘉全的35%。中時還報導了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此次五都選戰「以民調定江山」的遊戲規則讓黨內過去習慣組織戰的基層頗不習慣,時有反彈之聲。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參選與不參選


五都選舉登記截止,郝龍斌的確定參選和許添財的確定不參選都讓綠營的支持者鬆了一口氣。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再談歷史解釋權


報載「教育部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專案小組」準備把「臺灣史上溯三國」的說法列入教科書,引起激辯。此事又為我之前談過的「歷史解釋權」再添一新例。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談民調

此次TVBS針對北市在「花博風暴」發酵後所做的民調確實引發了不少反應。但是事實上在這個民調發表的約一個多星期前,我和一家統派媒體的某主管談到五都選情時,他就提起前不久他們剛做的民調,他說一般他們在做完民調以後,還須對調查結果做「加權」,比方說接受調查成功完成的二十歲到三十歲選民所佔被調查總數的比例與實際選民結構比例不符,就必須按比例加權,同樣綠色選民一向有隱瞞投票意向的傾向,他們也會根據過去的經驗予以適當的加權,當然機構效應也是必需考慮的,如此發表的結果才會接近實際上的情況。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沒有選舉該會有多好?


報載曾在台大城鄉所任教的台北市政府副市長林建元,日前發出電子郵件給台大城鄉所師生,表示要為設計團隊說句公道話,也呼籲城鄉所師生支持。城鄉所所長夏鑄九回信力挺,並痛批到了選舉「一切都變了樣」。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郝要喚回「正藍」的心


聯合報在今天報導郝龍斌准辭李永萍等三人一事,有一個標題是「四人幫,三人倒,郝要喚回「正藍」的心」,頗值得我們玩味。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郝龍斌「斷尾求生」


臺北市政府在今天下午通知媒體將在下午五點半舉行記者招待會,並表示屆時將有「重大宣佈」。由於之前藍營內部已有人不斷喊話,開除身邊所有幕僚有之,將選戰拉高到「藍綠對抗」有之,加強對蘇貞昌的攻擊有之,其中最勁爆的是原馬英九幕僚團隊之一的臺大教授林火旺提出要郝龍斌退選的呼籲。因此「重大宣佈」的預告傳來,各種揣測應運而生,再加上被他的叔叔林文郎形容成「他的話可以聽的話,屎都可以吃」的臺北市議員林瑞圖在今天的議會質詢時爆料說「搞花博弊案的幕後黑手是高雄市長陳菊現在的幕僚」,使得局勢更加混沌。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露餡」的媒體

臺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偕同夫人詹秀齡接受電視訪問,主持人李四端一直逼問蘇貞昌,是否有考慮參選二一二年的總統?不得,轉而詢問詹秀齡,詹秀齡卻意外說出,如果蘇貞昌沒有當選台北市長,當然會鼓勵蘇投入二一二。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藍營的焦慮日深


朋友一起聊天,談到剛出爐的「縣市長滿意度調查」,也談到周錫瑋仍然是最後一名的二十五名,突然有一人說「蘇貞昌是第二十六名」,大家一愣,他又接著說「孫大千說周錫瑋做的比蘇貞昌好,那蘇貞昌不就是二十六名了嗎?」說畢席間一陣大笑。

雙重標準


親藍營名嘴陳揮文在電視節目<新聞挖挖哇>中說當他聽到郝團隊的李永萍公開在電視節目說要大家「愛花博,愛臺北,愛臺灣」時,他都呆掉了。但其實當場他們的反應是對她讚賞有加的。這樣的言論要是換成綠營的人士來提起,怕是會被打得如「藍營社會」的過街老鼠,坐實了發言者「煽動民粹,分裂族群」的罪名。但是當他們面對藍營政治人物做出同樣的事時,卻立刻改變了立場。像這樣雙重標準的現象是經常出現的。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藍營的焦慮

曾是馬英九咨詢核心的臺大教授林火旺在一個談話性節目表示要郝龍斌退選,說郝與其選輸變成罪人,還不如現在就宣布退選,可由葉金川或前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取代,兩人都可以立刻「披掛上陣」。林火旺的「揭竿」恰恰點出了藍營的焦慮。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談縣市長滿意度調查


天下雜誌近日發表的縣市長滿意度調查,由於時近五都選舉,自然引起更多注目與討論。比較讓人注意的,除了前六名都是綠營,最後一名仍由臺北縣周錫瑋「榮任」以外,就是臺中市長胡志強由上次的第五名滑落到這次的十八名,郝龍斌由第二十名降為第二十一名與高雄縣楊秋興昇到第一名。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歷史解釋權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在他的名作「一九八四」一書中描述有三個國家分別是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在大洋國主管國防戰爭的是和平部,主管文化宣傳的是真理部。當大洋國和歐亞國交戰時,真理部就會在他所管轄的範圍內在媒體、教育和資料上顯示大洋國和歐亞國勢不兩立的事實與必然;但是當大洋國轉而和東亞國交戰時,真理部又會改寫所有的資料證明大洋國和東亞國是世敵,而大洋國和歐亞國自古以來便是友好和合作,從來沒有衝突。「一九八四」裡所描述的真理部所表示的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歷史解釋權。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庶民與太子黨看民主


民主的精神是懷疑,具體的表現就是 check and balance(檢驗與制衡)。因此,在臺灣已民主化了幾十年之後,我還會看到臺北市長郝龍斌在反對黨議員及媒體密集的質疑他的市府團隊處理新生高架及花博的採購程序後說「不要唱衰花博」,就不禁要懷疑民主這個理念真的有在臺灣成為一個經得起考驗的普世價值了嗎?把「檢驗」看成「唱衰」,郝龍斌曾留學美國,對於民主應有更深入的體會與接受才是,但為何還是會有這樣違反民主理念的言論呢?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看楊秋興在電視上的專訪


在這次楊秋興跳出來表示要退黨來參選大高雄市長之前,我對他的印象大概就是:他是高雄縣兩任的縣長,也被遠見雜誌評為五星縣長;他在民進黨的初選中在民調輸給了陳菊,但一直有不滿的情緒,不願承諾支持已被民進黨提名的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