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再談民調


中時今天發表近日所做的民調顯示在臺北市蘇貞昌以41.2%領先郝龍斌的39%,而在臺中市胡志強則以41%領先蘇嘉全的35%。中時還報導了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此次五都選戰「以民調定江山」的遊戲規則讓黨內過去習慣組織戰的基層頗不習慣,時有反彈之聲。


但是由於過去國民黨委外進行的民調有時「失準到離譜的程度」,金身為民調專家,在接任祕書長後,成立「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不再委外進行民調。由於開銷不低,難免對其他競選開支產生排擠效應,亟需黨部資金奧援而不得的候選人都難掩怨言。黨內人士批評,指黨中央輕重緩急不分,不給候選人選舉經費,「盡信民調,最後恐慘敗」。

同樣,民進黨內初選敗退的楊秋興及許添財等人對民調也有質疑的聲音;看來,對民調的信任與否也是取決於是否對自己有利。

筆者在美國時,曾修過一門統計學上有關民調的課;該課開宗明義就說其實選舉就是一種民調,只是樣本數較大而已。這樣大型的民調所費不貲,在平常做民調由於經費的限制,且基本上只是做為參考而已,因此如何在最少樣本數而能有最接近真確的結果便是民調專家努力的目標。由於這類專家多年的努力,即使是做美國總統大選這樣的民調,所蒐集的樣本數也不過是兩千多名而已;而在歷次的美國總統大選前,都正確的預測出勝出者,且得票比率也都和事前預測的差不多。唯一的例外是杜魯門對杜威的那次,由於民調顯示杜威會贏,最後開票還未確定的情況下,有一家全國性報紙為求時效,採信了民調,用大標題打出「杜威擊敗杜魯門」,被杜魯門拿著這張報紙拍下那張歷史性的照片;然而這也是多年前的事,與今日民調的技術自不可同日而語。除此之外,只要正確的選擇樣本,以及不用引導式的問卷來做民調,民調的客觀性已大致被一般人所接受;而我們也常會看到樣本數不過千人的民調大都能準確的預測出選舉的結果。

但是以往在臺灣做民調還有一個現象是民調專家必須要考慮的,那就是隱性選民的存在,且以綠色選民較居多數;這也是歷來民調領先的藍營候選人最後在實際投票結果出來後敗給綠營候選人的主要原因。臺灣的這個現象在全世界並非孤例,英國曾有一次大選,電視新聞單位在各投票所外面派出人員做「出口民調」,所得結果卻與實際投票結果不同,這也是被訪人或基於隱私或基於某些理由對調查員沒有說實話之故。還有一例就是曾任洛杉磯市長的布朗在競選加州州長時,選民在被問及是否會排斥有色人種來做州長時回答大都是不會,接下來當然就回答可能會投票支持黑人的布朗。結果是在民調中領先的布朗出乎意料之外的敗給了對手;這就是民調史上有名的「布朗現象」。由於調查員所問的問題讓被訪者基於政治正確而做出的回應,使得調查結果與被訪者實際所想的背道而馳,是民調專家在設計問卷時必須要考慮到的。

國、民兩黨現在都相當程度的相信而倚賴民調,問題在當事者用怎樣的心態來做民調,這個心態將會影響到民調對他們的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